阿拉善左旗

作者: 阿拉善左旗人民政府网 【 转载 】 来源: 阿拉善左旗人民政府网 2024-09-11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乌海市 赤峰市 通辽市 鄂尔多斯市 呼伦贝尔市 巴彦淖尔市 乌兰察布市 兴安盟 锡林郭勒盟 阿拉善盟

阿拉善左旗总面积80412平方公里,占全盟总面积近30%;人口20.3万,占全盟总人口的78%;辖15个苏木镇、4个街道、139个嘎查村、36个社区。有汉、蒙、回、满等3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5.2万,占全旗总人口的25.6%。

地理位置优越。东与宁夏交界,西、南与甘肃毗邻,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88.7公里。2016年乌力吉口岸获得国务院批复建设,2020年获批临时开放。

历史文化悠久。是蒙藏文和古梵文著名学者、佛学大师阿旺丹德尔的故乡,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圆寂之地。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设阿拉善和硕特旗,雍正十年(1732年)迁旗府于定远营(今巴彦浩特)。1949年阿拉善和硕特旗和平解放。1961年4月阿拉善旗划分为左、右两旗。1969年阿拉善左旗划归宁夏管辖,1979年重新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属1980年5月1日正式成立的阿拉善盟管辖。

生态环境脆弱。根据气象数据统计,全旗年均降雨量107.4——225.2毫米,蒸发量2264——3087毫米,年无霜期322——335天,年均气温8——9.8℃。腾格里、乌兰布和两大沙漠横贯全境,沙地面积3917万亩。草地面积5480.5万亩。林地面积1028.3万亩,湿地面积128.8万亩。耕地面积73.6万亩。

旅游资源独特。有以定远营古城、阿拉善和硕特亲王府为主的历史遗迹,以广宗寺、福因寺为主的八大寺庙古迹,以贺兰山原始森林、腾格里沙漠、阿拉善戈壁、雅丹地貌、丹霞地貌为主的自然景观。被誉为中国骆驼之乡、首家“中国观赏石之城”、全球唯一沙漠世界地质公园。2023年,乌力吉苏木获评首批自治区级非遗特色村镇,和硕特民俗文化街获评自治区首批非遗特色街区,定远营古城旅游区获评首批自治区级非遗旅游体验基地,巴彦浩特镇巴彦霍德嘎查获评自治区第三批乡村旅游重点村。

自然资源富集。盛产肉苁蓉、锁阳等特色沙生植物。牲畜存栏总头数78.4万头(只),其中阿拉善双峰驼存栏4.8万峰,白绒山羊存栏30.3万只,是地方优良畜种。风光能源开发利用潜力大,风能储量约0.9亿千瓦。截至2023年底,新能源发电装机并网372.9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并网307.2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并网65.7万千瓦。已发现矿产55种,其中煤矿保有资源量7.4亿吨;金矿矿山保有资源量70.8吨(金属量);花岗岩矿山保有资源量约1.7亿立方米;盐矿保有资源量6881.7万吨;石墨矿山保有资源量约1.3亿吨(矿石量);石油探明储量3505万吨,控制储量449万吨。

2023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3.5%;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3%;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7%;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9.6:50:40.4。

自然地理

阿拉善左旗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均海拔800~1500米,最高海拔3556米。阿拉善左旗南北长495公里,东西宽214公里,面积8.0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7.85万。可利用草场4.6万平方公里,主要为荒漠、半荒漠草原。沙漠面积3.4万平方公里,主要是腾格里、乌兰布和两大沙漠。

气候

阿拉善左旗属温带荒漠干旱区,为典型的大陆型气候,以风沙大、干旱少雨、日照充足、蒸发强烈为主要特点。年降雨量80-220毫米,年蒸发量2900~3300毫米。日照时间3316小时,年平均气温7.2摄氏度,无霜期120~180天。

自然资源

腾格里、乌兰布和两大沙漠横贯全境,沙漠、沙地面积占全旗总面积的三分之二。现有可利用草场6900万亩,耕地30余万亩,天然梭梭林350万亩、白刺724万亩,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次生林60万亩,是自治区乃至西北的天然生态屏障。

境内资源富集,已发现矿产55种,产地333处,无烟煤、湖盐、花岗岩、磷等探明储量居内蒙古之首。无烟煤探明储量7亿吨,烟煤探明储量10.7亿吨,湖盐储量1.3亿吨,花岗岩储量2.6亿立方米,全旗还有85%的面积没有做过地质详查。风光资源富集,风能储量约0.6亿千瓦,太阳能资源储量约2.06亿千瓦。

行政区划

阿拉善左旗是内蒙古自治区19个少数民族边境旗之一,总面积80412平方公里,占全盟总面积的30%;辖11个苏木镇、4个街道、114个嘎查村。此外,有4个被托管苏木镇25个嘎查,其中乌斯太镇2个嘎查、巴音木仁苏木6个嘎查、嘉尔嘎勒赛罕镇13个嘎查、腾格里额里斯镇 4个嘎查。

民俗文化

宗教

阿拉善左旗各民族都有信仰宗教之故俗,阿拉善历史上主要有喇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天主教5教。从建旗开始,蒙古族多信仰喇嘛教,历代相传,延续至今,阿拉善左旗喇嘛庙颇多。建国前,阿拉善左旗共有寺庙、教堂46座,其中喇嘛庙37座、清真寺7座、汉佛寺1座。喇嘛庙的建造规模宏大、设计精致。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阿拉善左旗有一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当地人们称之为“蒙古回回”或“缠头回回”)他们语言、文字、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同于蒙古族,信仰习俗同于回族,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除虔诚信仰伊斯兰教、参加伊斯兰教活动外,也参加喇嘛教的各种庙会、经会等活动,但他们只承认自己是伊斯兰教教徒,不承认是喇嘛教徒。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除过伊斯兰教三大节日外,也同其他民族一样过春节、元旦、中秋节等传统节日。

民族服饰

解放前阿拉善蒙古族服饰分为官服、便服、喇嘛服三种。官服式样与清褂袍套相似;喇嘛服是信奉藏传佛教的喇嘛及其信徒们所穿的服装;便服有长衫、棉袍、坎肩、大皮袄等。男服镶单边者多,女服鲜艳而美观,长衫或坎肩绵镶绣花边或金银丝绦。蒙古袍还加各种修边装饰,显得富丽堂皇、雍容华贵。

民族饮食

蒙古族饮食大致分为三类,即粮食、乳食和肉食。乳食以奶茶、酸奶、奶酪、黄油、奶皮、奶酒为主。肉食有烤全羊、羊背子、手抓羊肉等。烤全羊是阿拉善地区特有的名菜。多选用上等土种绵羯羊,经屠宰、烫毛、整理、填料等十几道工序后才进行烘烤。烘烤时采用特制的烤炉,并选用当地特有的干梭梭为燃料。烤出的全羊成卧姿,皮黄中泛红,外酥脆适口,肉体松软鲜嫩,肥而不腻,是阿拉善人招待贵宾最高档次的食物。

蒙古族礼节

阿拉善蒙古族素以热情好客著称。客至全家老少出门迎接,宾主互相问候,问候语多为“塔赛音白努(您好吗?)”“赛音、塔赛音(好、您好)”。建国前,多用“打千”请安,男子右膝前屈、左腿后弯、上体前俯、右手下垂,俗称“打双千”。建国后,逐步改用握手礼。客人进蒙古包时,要掀门帘左边,且不能踩门槛,进包后坐在右边(即西边),北边为上首,多为尊长者所坐,就座后,客主双方取出各自的鼻烟壶,鞠躬互换,兴趣至鼻端一嗅好送还,同时彼此寒暄、问候一番。如拜见父母、尊长或逢喜庆场合,以哈达表示敬重之意,主人献好后,客人要用右手相接,对主人的敬献不可推让。喝过茶后,主人要给客人敬酒,客人要用双手,一饮而尽,然后回敬主人。席间常用赞美友谊的歌曲来相助劝酒、敬酒。客人告别时,常常是举家相送,主客互道“巴依尔太”(再见)。

蒙古族禁忌

阿拉善蒙古族习俗中有许多禁忌。如忌带马鞭、绳子木棍进入蒙古包;忌往火里扔垃圾、倒水和吐痰;忌从火、锅盖、盆子上跨过;忌手持工具或端着垃圾迎面而去;吃肉时刀不能对着客人放,也不能把刀子放反;给人刀或剪刀时,忌把刀尖递给对方;见到门前有火或门上挂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不能进去;忌吃死牲畜肉、驴肉、马肉和狗肉;祭灶后的3天里,忌从家里借给或送给别人东西;给客人敬酒行礼时,忌不戴帽、不穿外衣;拴牲畜的地方不能便溺、也忌倒垃圾和灰尘;如家中有人出外旅行时,当天不能扫地,也不能乱扔灰尘和垃圾等。

阿拉善蒙古族婚礼

旧时,男女婚事皆由父母作主,托媒说亲。婚礼一般有提亲、定亲和结婚三个程序,并有许多约定俗成的细节。一般由男方央媒提亲,提亲时互换庚帖,讲究生辰八字、找算命先生合婚。如年庚八字不相克,即可择一吉日定婚,定婚时女方索取彩礼,指定结婚用品,多寡视贫富不均。定婚后即可择一吉日结婚,本地一般认为三、六、九为吉日,讲究“七不进八不出”。成亲之日,男女双方各自设宴请客,男方娶亲队伍到女方家后,新娘开容(又称“开颜”,即用线将脸上汗毛捻去)梳妆,拜别父母亲人,红巾蒙面启程,新娘到男方家后,要鸣放鞭炮,待新娘洗脸、更衣后,新郎、新娘依次唱拜父母、长辈、来宾,新人对拜。拜毕,新郎携新娘入洞房。入夜,无论男女老幼均可入洞房看新娘,戏弄新娘,称“闹洞房”,待宾散后,有专人为新郎新娘“铺床”,床上撒有红枣、花生、核桃、瓜子、糖果等物,有“早生贵子、甜甜蜜蜜”之意。翌日清早,新郎、新娘拜过父母后,便双双回娘家,俗称“回门”。1950年后,旧的婚嫁习俗逐渐革除,向文明、简朴方向发展。男女青年自由恋爱、婚姻自主,但仍存在提亲、定亲、闹洞房、回门等习俗。

体育活动

蒙古族传统体育活动:阿拉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有沙力搏尔式摔跤、射箭、赛马、赛驼、蒙古象棋、撒夏盖(羊拐)等活动。体育盛会有乌日斯那达慕(王爷将仁爱、恩典赐于旗民的盛会)、祭敖包、亚日金庙会、那达慕盛会等。

贺兰山


贺兰山一角

贺兰山

贺兰山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地处蒙古高原中部南缘,华北黄土高原西北侧,西南邻近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我国西北第一大南北走向的山脉,根属阴山山系。海拔3656.1米。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具有温带干旱半干旱山地森林的典型特点。系草原至荒漠的过渡地带,有复杂多样的动植物区和比较完整的山地生态系统,具有色调分明的垂直景观,呈现梯度分布。其中生存着许多属于国家稀有、珍贵、濒危的动植物,也包括许多属于贺兰山独有的植物,特别是许多植物分类学家以贺兰山产的标本为模式,长期以来陆续发现的许多新物种,使贺兰山成为众多模式标本的原产地。因此,是生态、地理、林业、中药等学科的理想研究和实验基地。也是向广大群众,青少年普及自然科学知识、进行生态保护教育的大课堂。因此,1992年经国家批准建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5年纳入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

贺兰山简介    贺兰山位于阿盟巴彦浩特镇东10公里处。贺兰山原始森林覆盖东西宽50公里,南北长200公里的群山,面积36万亩天然次生林:贺兰山分南北两沟,山溪、泉水,林涛、石峭构成独有的自然景观。其中樱桃沟更负盛名,夏秋之季,是令游人心醉的好去处。贺兰山重峦叠嶂,气势宏伟,主峰海拔3,556米,小松山奇峰林立,怪石嶙峋,森林茂盛,如同一座绿色屏风。登上贺兰山主峰,东眺宁立,是大小平原,向西俯瞰,大漠风光一览无余。贺兰山是阿拉善人永远的骄傲。传说贺兰山是一匹剽悍的骏马,今天,它仰天长啸,喜迎四海宾朋的到来。贺兰山旅游区位于巴彦浩特东10公里处。在东西宽50公里,南北长200公里的巍巍群山中,生长着2.4万公顷天然次生林。山中有马、鹿、麝、盘羊等18种国家级保护动物,100多种珍贵中药材及蘑菇等山珍。山中矿产资源种类繁多,驰名中外的,驰名中外的太西煤就蕴藏其间。

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北起巴彦敖包,南至毛土坑敖包及青铜峡。山势雄伟,若群马奔腾。蒙古语称骏马为“贺兰”,故名贺兰山。贺兰山脉海拔2000~3000米,主峰敖包圪垯位于银川西北,海拔3556米,是宁夏境内的最高峰。贺兰山脉为近南北走向,绵延200多公里,宽约30公里,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地理界线。山体东侧巍峨壮观,峰峦重叠,崖谷险峻。向东俯瞰黄河河套和鄂尔多斯高原。山体西侧地势和缓,没入阿拉善高原。又称阿拉善山。均是蒙古语野骏马的不同谐音。地处阿拉善高原之西,银川平原以东,为内蒙古和宁夏界山。以山脊分水岭为界,西坡在阿拉善左旗境内,东坡属宁夏。南北走向,长约270公里,宽2040公 里。海拔2000 2500米,主峰在巴彦浩特镇东南达呼洛老山(银陕敖山),海拔3556米,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最高点。山势略呈新月型,北高南低,北部和中部山高谷深, 陡峭险要,有头关、大武口、三关口等多处交通口道。南部山势较低,最后没于宁卫平原。山的东侧以断层临银川平原,西侧和缓。西侧自然景观明显差异,东坡属草原和外流区,西坡为荒漠和内流区。山地中森林资源较为丰富。

属阿拉善盟贺兰山林场范围的森林面积约240平方公里,以云杉、油松为主,其余为山杨、山榆、桦树及多种野生果木和灌木。山地上部有面积不大的亚高山灌丛与草甸,是良好的夏季牧场。贺兰山区煤炭蕴藏量大,内蒙古和宁夏均建有许多大中型煤矿。阿拉善盟古拉本煤矿开采的太西煤,以煤质优良、燃烧无烟而远销海外。此外还有锰、铁等矿藏。贺兰山特产贺兰石,质地坚密、细腻、莹润为名贵工艺石之一。

贺兰山脉海拔2000~3000米,主峰敖包圪垯位于银川西北,海拔3556米,是宁夏境内的最高峰。 贺兰山脉为近南北走向,绵延200多公里,宽约30公里,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地理界线。山体东侧巍峨壮观,峰峦重叠,崖谷险峻。向东俯瞰黄河河套和鄂尔多斯高原。山体西侧地势和缓,没入阿拉善高原。    贺兰山西坡较缓,逐渐过渡到内蒙古高原;东坡陡峭,山势雄伟,高差较大,构成一道天然屏障,从而削弱了西伯利亚高压冷气流,阻截了腾格里沙漠的东侵,也阻止了潮湿的东南季风西进,使得贺兰山东西两侧气候、水源、植被有着显著的差别,成为中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分水岭,是温带荒漠草原与荒漠、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也是半农半牧区和牧区的分界线。

贺兰山也是中国农耕民族和猎牧民族的交界地带。历史上曾有猃狁、姜戌、匈奴、乌桓、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吐蕃、党项、蒙古等民族在这里狩猎放牧,生息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多民族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

自然特征

贺兰山植被垂直带变化明显,有高山灌丛草甸、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青海云杉林、油松林、山地草原等多种类型。其中分布于海拔2400~3100米的阴坡的青海云杉纯林带郁闭度大,更新良好,是贺兰山区最重要的林带。植物有青海云杉、山杨、白桦、油松、蒙古扁桃等665种。动物有马鹿、獐、盘羊、金钱豹、青羊、石貂、蓝马鸡等180余种。1988年国务院公布贺兰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保护区,面积6.1万公顷。

贺兰山自然资源丰富。山前冲积平原上草场辽阔,是宁夏滩羊的重要产区,所产滩羊二毛皮古称“千金裘”,毛色细润,卷曲如云。山区富含优质煤炭,有石嘴山等10座大型矿区。另外还有磷灰岩、石英砂岩、灰岩、粘土岩等矿产,其中小滚钟口生产的粘板岩质地细润,清雅莹柔,用它雕成的贺兰石砚是宁夏“五宝” 之一。      贺兰山是温带荒漠与温带荒漠草原的分界线,又是西北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水岭。高耸的地形及良好植被对保护富庶的银川平原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贺兰山山间有数个东西向山谷,著名者有贺兰口、苏峪口、三关口、拜寺口,自古以来就是东西交通要道。山前地带西夏名胜丰富多彩,有西夏陵园、滚钟口、拜寺口双塔等名胜古迹和独特的沙湖风景区。贺兰山东南端为青铜峡,峡谷在蓝天和黄河映衬下呈现青铜色。相传大禹治水时,劈开贺兰山,引黄河北流。现建有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贺兰山西侧有内蒙重镇巴彦浩特,蒙古语为“富绕的城”。

银川市境内贺兰山东麓,分布着极为丰富的岩画遗存。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贺兰山岩画被大量发现并公布于世后,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1991年和 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的国际岩画委员会在亚洲召开的两次年会,都选择在银川举行。1996年,贺兰山岩画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国际岩画委员会将贺兰山岩画列入非正式世界遗产名录。

贺兰山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历来满布刀光剑影。它地处中国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交接地带,民族迁移十分频繁,在历史上是游牧民族通往中原地区的重要屏障,被誉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众多的谷口平时是贸易交通要道,战时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唐代诗人王维有诗写到:"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树交驰日夕闻。"以"阵如云"、"羽榭交驰"形象地描绘了激烈的战争场面。岳飞《满江红》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的名句,也曾激励过众多热血男儿奔赴沙场,报效国家!

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他们把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在南北长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就有20多处遗存岩画。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贺兰口岩画。

动物图形构图粗犷,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有奔跑的鹿,有双角突出的岩羊,有飞驰的骏马,有摇尾巴的狗,有飞鸟的图形和猛兽的形象,有部分人的手和太阳的画面,还有原始宗教活动的场面。

景点景观

贺兰山气势宏伟,风光秀丽,山涧潺潺、林涛阵阵;每到春季,百花芬芳,争奇斗研;时值金秋,玛瑙般的樱桃、山杏、野葡萄挂满枝头,绽红吐绿,令人心醉。贺兰山山势险峻,怪石嶙峋,主峰海拔高度3556米。伫立于主峰放眼东眺,宁夏平原尽收眼底;极目俯瞰,草原景色一览无余,是理想的避暑,旅游胜地。

在贺兰山深处,奇石倚古洞,神泉见圣水,岩画融峭壁,古寺立石刹。广宗寺、福音寺两座内蒙古西部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座落山中。自清朝乾隆二十一年建成后,经声滔滔、香烟袅袅,盛行近两个半世纪。期间庙宇楼台高耸,造型古朴神秘,色泽五彩斑斓,给人以深不可测的感觉。寺区内空气清爽,风光旖旎,塔、亭、堂、殿、阁遥遥相对,又与苍松翠柏、崇山峻林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幽静、清新、圣洁的自然景观。

贺兰山原始森林、花草芬芳,山壁陡峭,气势雄伟。这里有香獐、马鹿、麝、黑鹳、蓝子鸡等18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和山鸡、青羊、岩羊、黄羊、狐狸等百余种野生动物,时常成群出没于林间溪头,追逐戏嬉,全然是一座天然动物园。如果乌云暴风袭来,天昏地暗,声震如雷,鸟兽全无,使人胆战心寒……登上极峰,如走云天、宛履霞雾、情趣别具,在这里,可以领略到沙漠的浩翰,戈壁的宽广。而且,还可以欣赏到“大漠落日”、“沙市蜃楼”的奇特景观。俯览群山,峰峦叠翠,林海滔滔,惊险、神秘、粗犷、神奇的感觉涌入心中。

更有那漫漫历史长河中,阿拉善边疆少数民族主体——蒙古族,和硕特部落赶着勒勒车和牛马羊群,游牧在戈壁夕阳下的情景……    历史沿革

今阿拉善左旗之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

春秋时属秦,始皇时置北地郡,汉时属北地、武威、张掖三郡,晋为前凉、后凉、北凉等所据,唐属河西节度使,宋景德中入于西夏,元隶属甘肃行中书省(元初为今鄂尔多斯市境内的鄂尔多斯部居住),明永乐初为西部瓦剌地区。

清康熙时属蒙古额鲁特和硕特部首领和罗理率部游牧。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和罗理至京奏请归顺,康熙皇帝赐牧阿拉善地区。自此,和罗理部定牧阿拉善。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清王朝将和罗理部按四十九旗之例,编置佐领,册封和罗理为多罗贝勒,授札萨克印,正式设置阿拉善和硕特旗,“自为一部,不设盟”,属不设盟的独立旗,直辖于理藩院(辖境包括今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全部、磴口县和乌海市乌达区,简称阿拉善旗)。其疆域为“至京师五千里,东起黄河与鄂尔多斯高原隔河相望;西与额济纳河源接壤;北逾瀚海,从喀尔喀起始;南与甘肃省凉州、甘州接界,袤延七百余里。”总面积近19万平方公里。旗府额很(肯)衙门设在沙日布日都(今吉兰泰镇境内,又名紫泥湖)。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和罗理卒。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其子阿宝袭爵。阿宝幼居北京,为御前侍卫。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阿宝奉命率兵随清军征讨准噶尔部,驻军巴里坤6年。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又奉命护送达赖喇嘛回西藏,并驻西藏坐镇4年。

清雍正元年(1723年),顾实汗之孙罗布桑丹津在青海叛清。阿宝率部赴青海平叛,大获全胜。雍正皇帝念阿宝多次听调、功勋卓著,晋封他为“多罗郡王”(号称阿王),赏银万两。

清雍正二年(1724年),青海事平。青海是顾实汗家族的祖居之地。顾实汗之后,其诸子后裔,一则纷乱事多;二则前皆游牧祁连山后,后竟自行迁徙山前,越界游牧不服节制。唯阿宝忠顺朝廷,屡建功勋,为此清王朝意欲调阿宝归牧祁连山后,管辖青海诸部。阿宝也向朝廷奏请:“臣祖顾实汗归诚内附,百年以来,受天朝恩甚厚。但青海家族弟兄却常阻兵作乱,冒犯朝廷,臣当自责,束身受诛。承蒙皇上恩宥,感激莫报,乞赐青海旷地,今臣钤(管束)诸部,不复萌异志”。〖JP〗于是,雍正皇帝诏令赐以青海“贝子丹忠”所遗一块牧地名博罗充克克为其牧地,授权阿宝管辖青海诸部,将其原属牧地阿拉善收回。

清雍正七年(1729年),阿宝嫌此块牧地狭小,擅自迁往乌兰木伦及额济纳河等地。因违背圣旨越界游牧被清王朝议罪削爵,降为“贝勒”,仍归阿拉善牧。清雍正九年(1731年),清廷复诏命阿宝复位为王。

阿宝迁居博罗充克克时,清王朝议阿拉善为宁夏边外要地,于雍正八年(1730年)在贺兰山以西十里修建了定远营城(今巴彦浩特)作为镇守之地。阿宝复归故地后,清王朝便将定远营城赐之。阿王将设在沙日布日都(紫泥湖)的旗府额很衙门迁至定远营城。

清乾隆四年(1739年),阿宝逝。其子罗布桑多尔济按清王朝“未封世袭罔替者须降一级继承”的法例,袭职为札萨克多罗贝勒。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罗布桑多尔济尚多罗公主,授多罗额驸。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春,奉命征讨准噶尔诸部,屡建战功。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晋爵罗布桑多尔济为多罗郡王,授参赞大臣。乾隆三十年(1765年),又因其在平息历次反清叛乱中,建树丰功,晋爵和硕亲王(号称罗王)。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诏封罗王世袭罔替。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罗布桑多尔济逝,其长子头等台吉旺沁班巴尔袭位。阿拉善旗自嘉庆二十年至二十三年(1815—1818年)始施苏木、巴格行政建置,设8个苏木、36个巴格。

清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王朝灭亡,终止了阿拉善和硕特亲王的俸禄。

中华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将阿拉善旗在行政上划归甘肃省管辖,并保留了封建王公世袭统治权;政治上按蒙古盟旗组织法规定直属中央政府蒙藏委员会管理。

民国15年(1926年),冯玉祥在磴口设县。民国17年(1928年),国民政府设立宁夏行省,将阿拉善旗和磴口县划给宁夏省管辖。

民国30年(1941年)4月1日,经国民政府批准,对宁夏省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同时在阿拉善旗紫泥湖设置治局。

民国36年(1947年),宁夏省提出了阿拉善旗的隶属关系问题,国民党政府蒙藏委员会于同年4月16日训令答复:“阿拉善旗政府方面按蒙古盟旗组织法第四条仍隶属中央;旗与省之关系就近接受西北行辕之督导;阿拉善旗的军事事项由军委驻旗军事专员负责协调处理,同时受西北行辕节制”。

民国38年(1949年)9月23日,阿拉善旗和平解放。

1950年,划归宁夏省,成立宁夏省阿拉善和硕特旗自治区人民政府。

1954年4月,在阿拉善旗和磴口县的基础上,设置宁夏省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1954年9月,宁夏省建制撤销,阿拉善和硕特旗自治区由甘肃省管辖。

1955年3月和11月,先后更名为甘肃省蒙古自治州和甘肃省巴彦浩特蒙族自治州。

1956年4月,国务院决定设置巴彦淖尔盟,并将巴彦浩特镇改设为市(县级市),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盟府驻巴彦浩特市,辖阿拉善旗、额济纳旗、磴口县、巴彦浩特市。

1958年,巴彦淖尔盟机关迁址,巴彦浩特撤市为镇;将拐子湖巴格划给额济纳旗。

1961年4月,阿拉善旗划分为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

1961年7月,建立乌达市时,将巴彦木仁人民公社的大部分地区划给乌达市。

1969年,阿拉善左旗连同阿拉善右旗北部5个苏木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管辖。

1979年7月1日,阿拉善左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1979年12月1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辖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

1980年4月1日,阿拉善盟成立,盟机关驻巴彦浩特。

(截至2018年底,建制无变化)

阿拉善左旗人民政府网

www.alszq.gov.cn

阿拉善左旗人民政府网站(电话:0483-6106006 阿拉善左旗政务服务局,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西花园街009号

邮政编码:750306

接诉即办热线:0483-12345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h.png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00.jpg

取消
  • 首页
  • 电话
  • 留言
  • 位置
  •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