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柴胡-百度百科

北柴胡-百度百科


伞形科柴胡属植物

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是伞形科柴胡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较粗大,棕褐色,质地较为坚硬,根头膨大;茎单一或数茎,表面有细纵槽纹,实心,有清香;花瓣鲜黄色;果椭圆形,棕色。 花期9月,果期10月。

北柴胡产自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和华中等地,生长于向阳山坡路边、岸旁或草丛中, 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营养丰富的环境,耐寒、耐旱、怕涝,适应性强。 

房县北柴胡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列为区域农产品,是柴胡中的佳品,药效显著。 北柴胡分布广泛,医药上应用广泛, 其根部可入药,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等功效,其功效在《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本草著作中均有记载。


中文名:北柴胡

拉丁学名:Bupleurum chinense DC.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伞形目

科:伞形科

属:柴胡属

种:北柴胡

命名者及年代:DC.,1930

国际濒危等级:无危(LC) 


目录

1形态特征

2近种区别

3产地生境

4主要变种

5繁殖方法

6栽培技术

7病虫防治

8主要价值

▪性味归经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注意事项

▪民族用药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50-85厘米。根主根较粗大,棕褐色,质坚硬。茎单一或数茎,表面有细纵槽纹,实心,上部多回分枝,微作之字形曲折。


基生叶倒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4-7厘米,宽6-8毫米,顶端渐尖,基部收缩成柄,早枯落;茎中部叶倒披针形或广线状披针形,长4-12厘米,宽6-18毫米,有时达3厘米,顶端渐尖或急尖,有短芒尖头,基部收缩成叶鞘抱茎,脉7-9,叶表面鲜绿色,背面淡绿色,常有白霜;茎顶部叶同形,但更小。


复伞形花序很多,花序梗细,常水平伸出,形成疏松的圆锥状;总苞片2-3,或无,甚小,狭披针形,长1-5毫米,宽0.5-1毫米,3脉,很少1或5脉;伞辐3-8,纤细,不等长,长1-3厘米;小总苞片5,披针形,长3-3.5毫米,宽0.6-1毫米,顶端尖锐,3脉,向叶背凸出;小伞直径4-6毫米,花5-10;花柄长1毫米;花直径1.2-1.8毫米;花瓣鲜黄色,上部向内折,中肋隆起,小舌片矩圆形,顶端2浅裂;花柱基深黄色,宽于子房。


果广椭圆形,棕色,两侧略扁,长约3毫米,宽约2毫米,棱狭翼状,淡棕色,每棱槽油管3,很少4,合生面4条。花期9月,果期10月。


茎:茎上部多回分枝长而开展,常呈之字曲折;茎分枝呈之字斜上;茎上部分枝向两侧均匀开展,非之字斜上

叶:基生叶披针形,长4-7厘米,宽6-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缢缩成柄;下部生叶椭圆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2厘米,硬纸质,两面灰绿色;叶椭圆状披针形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和华中各地。生长于向阳山坡路边、岸旁或草丛中。常野生于较干燥的山坡、林缘、林中隙地、草丛及路旁。


喜暖和湿润气候,耐寒、耐旱怕涝,适宜土层深厚、肥沃的沙质壤土中种植。


主要变种


北京柴胡(植物分类学报)

该变型与原种主要区别在于:下部茎生叶椭圆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2厘米,硬纸质,两面现灰绿色。


北柴胡

分布于中国北京、河北、山西和陕西等省市。生长于海拔560-1550米的山坡草地。模式标本采自北京。 

烟台柴胡(植物分类学报)


北柴胡

该变型与原种的区别在于:小总苞片4-5,绿色,卵状披针形,有白色边缘,长略超过小伞形花序或仅及果伞的二分之一。


北柴胡

分布于中国吉林、辽宁、、山东、山西等省,海拔200-950米的山坡草地。模式标本采自山东烟台。 


北柴胡

多伞北柴胡(植物分类学报)该变型与原种不同之处,在于分枝细而多,小伞形花序多,直径约5毫米,伞辐亦短,长1.5-2厘米。分布于中国河北、陕西和安徽等省。模式标本采自河北小五台山。 

百花山柴胡(新组合)


百花山柴胡

该变型与原种不同之处,在于茎上部分枝向两侧均匀开展,不呈“之”字形分枝;小总苞片4-5,椭圆状披针形,通常超过花期小伞形花序而略长于果柄;伞辐通常8条,有时5-14条。

该变型与北京柴胡极相似,但分枝较少,不呈重复二歧式分枝。分布于中国北部,吉林、河北、山西等省。生长于海拔200-2500米的山坡草地、阴坡林下、林缘路旁及河谷地带。模式标本采自北京百花山。


繁殖方法

播报

编辑

1.种子滋生。播前半月进行种子解决,将柴胡种子用50微克/克的6-BA浸泡夜浸泡24小时,此后用1份种子加3份湿砂积于容器内,12天取出播种。春播或秋播均可,春播于3

2.月下旬,条播按行距30厘米开浅沟或穴播按23-27厘米开浅穴,将解决过的种子按每亩0.5-0.75公斤与草木灰充分拌匀,撒于沟内浅穴中,覆土、盖麦杆后浇水。秋播于结冻前播种,株行距与春播相同。

3.育苗移栽。于3月下旬,将解决好的种子撒播或条播。撒播,在整顿好的畦面上作糟,将种子均匀撒于畦面、覆土。条播,按行距10厘米开沟条播,播后覆土盖草浇水。10天左右出苗。当根头直径2-3毫米,根长5-6厘米时进行移栽,择阴天,选粗壮、无病苗按行距25厘米株距10厘米,随挖随栽,栽后立刻浇水,确保成活。


栽培技术


1.当苗高10厘米时间苗,如缺苗及时补苗。

2.中耕除草施肥。联结中耕除草进行施肥。苗高10厘米时,每隔10-1

3.5天施清淡肥水一次,延续施2-3次,当苗高33厘米时,培土、并施较浓的人粪尿水。第2年,中耕除草施肥2-3次。

4.摘蕾。于8-10月及时摘除花蕾和花薹。

5.排灌。出苗前要维持泥土湿润,出苗后要小水勤浇,干旱时及时浇水,雨季要留意排涝。


病虫防治


北柴胡的病虫害防治主要以预防为主, 一旦发生, 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物,减少农药残留。


病害:北柴胡的主要病害为锈病、斑枯病及根腐病。锈病为害茎叶,发病后要及时清园,处理病、残株;发病初期可用25 %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枯斑病为害叶部,发病后清园, 处理病残体,用波尔多液或50 %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根腐病易发生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烧毁。


虫害:虫害主要是蝼蛄、蛴螬、地老虎等害虫,一般发生在6 ~ 9月,可用90 %敌百虫8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 天喷雾1 次,连续喷2-3次即可。



主要价值


该种中药材为北柴胡及其三个变型,医药上应用很广泛。


性味归经


北柴胡

苦,凉。

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微寒,无毒。

③《日华子本草》:味甘。

入肝、胆经。

①《珍珠囊》:入足少阳胆、足厥阴肝、手少阳三焦、手厥阴心包络。

②《本草再新》:入心、肝、脾三经。 


功能主治


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外感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胁痛乳胀;头痛头眩;月经不调;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解热生用,用量宜大;疏肝醋炒,宜用中量,升阳中用,宜用小量。 


注意事项


真阴亏损,肝阳上升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半夏为之使。恶皂荚。畏女菀、藜芦。

②《医学入门》:元气下绝,阴火多汗者,误服必死。

③《本草经疏》:病人虚而气升者忌之,呕吐及阴虚火炽炎上者,法所同忌。疟非少阳经者勿食。 


民族用药


【畲药】硬柴胡:根用于感冒,疟疾,肋痛,月经不调《畲医药》。


【傣药】柴胡(德傣),全草退热《德傣药》。


【蒙药】希日-子拉(宝日车-额布斯):根用于肺热咳嗽,慢性气管炎《蒙植药志》。哲格仁-西日:根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疟疾,肝炎,胆道感染,胆囊炎,月经不调,脱肛,子宫脱垂《蒙药》。


【藏药】斯惹色保:果实用于清热,健胃。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电话
  • 留言
  • 位置
  •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