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114 杭州市钱塘区

来源: 百度百科 2025-07-21

330114    杭州市钱塘区

钱塘区,浙江省杭州市辖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南部、杭州市区东部,东、北以钱塘江界线为界,南与绍兴市柯桥区接壤,西至临平区东湖路,西北与临平区、海宁市交界,西与上城区毗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总面积531.7平方千米。  [27]截至2024年末,钱塘区常住人口80.5万人,增长0.4%,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9.5%。 截至2025年3月,钱塘区辖7个街道,区人民政府驻河庄街道青六北路499号。 

1993年,设立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19年,设立钱塘新区。2021年3月,设立钱塘区。 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二批试点地区,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通沪、达甬、联嘉绍”的显要区位特征。境内杭湖宁、苏绍、沪杭甬、杭金衢、杭新景、杭浦、杭绍甬等多条高速公路在此汇集。拥有杭州钱塘大湾区省级湿地公园等景点。

2024年,钱塘区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1416.8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1%,人均生产总值17.63万元/人。 

中文名钱塘区

外文名Qiantang District

行政区划代码330114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浙江省杭州市

地理位置长江三角洲南部

杭州市区东部

面积531.7 km2

下辖地区7个街道

政府驻地河庄街道青六北路499号

电话区号0571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80.5 万(2024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杭州钱塘大湾区省级湿地公园

车牌代码浙A

地区生产总值1416.82 亿元(2024年)

目录

1历史沿革

2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区划详情

3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气候

▪水文

4自然资源

▪水资源

▪湿地资源

▪生物资源

5人口

6经济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7交通运输

▪综述

▪公路

▪航运

▪公共交通

8政治

9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科学技术

▪文化事业

▪体育事业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10历史文化

▪文物古迹

▪非遗

11风景名胜

12地方特产

13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1993年4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0年4月27日,国务院批准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设立浙江杭州出口加工区。

2001年,筹建江东工业园区。

2002年,筹建前进工业园区。

2003年,筹建临江工业园区。

2006年,江东工业园区经省政府批复正式成立。

2012年10月18日,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管委会正式挂牌。

2015年1月,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实体化运作。2月,国家级萧山临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批。

2019年4月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杭州钱塘新区。

2021年3月1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调整杭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设立杭州市钱塘区。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21年3月,江干区的下沙街道、白杨街道和萧山区的河庄街道、义蓬街道、新湾街道、临江街道、前进街道划归钱塘区。 

区划详情

截至2025年3月,钱塘区辖7个街道:下沙街道、白杨街道、河庄街道、义蓬街道、新湾街道、临江街道、前进街道。 钱塘区人民政府驻河庄街道青六北路499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钱塘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南部、杭州市区东部,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0°14′~30°24′、东经120°17′~120°37′之间。东、北以钱塘江界线为界,南与绍兴市柯桥区接壤,西至临平区东湖路,西北与临平区、海宁市交界,西与上城区毗连。南北最大距离17.2千米,东西最大距离31.3千米,总面积531.7平方千米,其中,陆域面积436平方千米,钱塘江水域面积95.7平方千米。

钱塘区人民政府详情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青六北路499号

钱塘区人民政府

地形地貌

钱塘区地势平坦,下沙区块为钱塘江常年冲刷沉积及围垦而成的一块平原,没有山体。江东区块为围垦区,唯有一座较小的丘陵—蜀山,位于河庄街道,海拔44.8米,山脊呈宽、窄长条状,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 

气候

钱塘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带,一年中随着冬夏季风转换,天气系统、控制气团和天气状况均会发生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形成春多雨、夏湿热、秋气爽、冬干冷的气候特征。春季回暖早,冷暖转换快,气温日羞较大。初夏常为梅雨季节,高湿闷热;盛夏晴热少雨,台风影响频繁。秋季多秋高气爽。冬季多晴冷天气。2022年,年平均气温为18.5℃,夏季最高气温41.8℃,冬季最低气温-4.8℃。年雨日150天,年均降水量1207.7毫米,降水量最高区域1447.5毫米、最低区域833.8毫米,降水量最高时段为4月至10月,降水量最低时段为12月至次年1月。全年有2个降雨集中期,第一个降雨集中期始于4月,6月结束,称梅汛期,平均降水量341.6毫米;第二个降雨集中期始于7月,10月结束,受台风影响,平均降水量326.2毫米。 

水文

钱塘区河道总数167条,河道总长651千米,其中区级河道21条,镇街级河道146条。下沙区块和江东区块河道密布,地块开发之前主要承担杭州东部的排涝、灌溉、运输和海塘抢险等功能。下沙区块南北向主要有幸福河、11号渠、临江护塘河等,东西向主要有五一河、新建河、2号渠、6号渠、12号渠,呈网格状分布,多为人工开挖,主要用来排涝、防洪。江东区块南北向主要有四工段直河、六工段直河、八工段直河、九工段直河、十工段直河等,东西向主要有沿塘地抢险河、围垦沿塘河、围垦后横河、义隆横湾等,同呈网格状分布、多为人工开挖,系随围垦区不断拓展而形成。主干河道水面宽60~70米,一般河道宽20~30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钱塘区水资源存在时空分布不均,区域性、季节性、工程型缺水并存。2022年,全区水资源总量约为3.366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422.4立方米。

湿地资源

钱塘区三面临水,水系丰沛,现状湿地资源面积1.8万公顷,由近海难涂水域、内陆河流湖泊、蓄水区及水产养殖场组成。 

生物资源

钱塘区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鸟类资源比较丰富,如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鸟类东方白鹳、遗鸥等。 

人口

截至2024年末,钱塘区常住人口80.5万人,增长0.4%,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9.5%,较2023年提高0.8个百分点;年末拥有户籍住户10.22万户,户籍人口36.18万人,区域内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7.07‰。 

经济

综述

2022年,钱塘区地区生产总值(GDP)1226.0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0.1%。分结构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7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823.3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90.0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0:67.2:31.8。 [

2023年,钱塘区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1270.3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2%。分结构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7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824.3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33.24亿元,分别增长4.6%、2.8%和6.9%,三次产业结构为1.0:64.9:34.1,分别拉动GDP增速0.06、1.83和2.31个百分点。 

2024年,钱塘区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1416.8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1%。分结构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3.30亿元,下降0.5%;第二产业增加值817.21亿元,增长4.5%;第三产业增加值586.31亿元,增长6.1%。三次产业结构为0.9:57.7:41.4,分别拉动GDP增速-0.01、2.65和2.43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分别增长5.1%、5.2%、5.0%和5.1%。 

发展质效

2024年,钱塘区人均生产总值17.63万元/人,比2023年提高1.74万元/人,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43.12万元/人,比2023年提高1.89万元/人。 

数字经济

2024年,钱塘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81.96亿元,增长10.4%,占GDP的比重为12.8%,比2023年提高0.5个百分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中,规模以上核心制造业增加值141.99亿元,增长8.4%,增速高出全部规上工业4.9个百分点。 

财政

2024年,钱塘区财政总收入257.65亿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4.85亿元,分别增长4.0%和6.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66亿元,下降1.4%。 

固定资产投资

2024年,钱塘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0.1%,其中生态环保、交通、能源和水利投资同比增长95.4%,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制造业投资、民间投资同比分别下降21.3%、22.0%和18.9%。 

人民生活

2024年,钱塘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212元,增长4.2%。其中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8%和4.9%。全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9793元,增长5.8%。 

第一产业

农业生产

2024年,钱塘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95亿元,下降0.4%。全年粮食产量4.90万吨,增长6.9%;蔬菜产量33.97万吨,增长0.8%;生猪出栏8.21万头,下降22.7%;淡水养殖产品产量0.50万吨,增长3.9%。 

农田水利

2024年,钱塘区新建高标准农田2351亩;提升改造高标准农田8616亩。建设完成2个高品质水美乡村。 

第二产业

工业

2024年,钱塘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蝉联全市首位,增加值755.15亿元,增长3.5%,规上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2%、6.2%和5.7%;全年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4323.76亿元,增长3.9%。

截至2024年末,钱塘区共有年产值10亿元以上工业企业77家,其中年产值100亿元以上企业5家。 

建筑业

2024年,钱塘区建筑业增加值62.08亿元,增长9.6%;全年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完成额310.78亿元,下降0.2%。 

第三产业

房地产业

2024年,钱塘区商品房销售面积74.17万平方米,下降12.3%;土地出让面积174.99万平方米,其中工业用地137.24万平方米,分别增长7.2%和8.8%。 

国内贸易

2024年,钱塘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1.37亿元,增长6.2%。主要商品类别中,智能手机、计算机及配套产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04.0%和272.4%;汽车类成为第一大权重商品,零售额增长71.6%。 

进出口贸易

2024年,钱塘区货物进出口总额1066.46亿元,下降0.6%,其中货物出口额729.36亿元,增长13.9%。主要出口目的地中,对美国、日本的出口额分别增长37.5%和25.6%;主要出口商品中,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额增长424.2%。全年服务贸易出口额13.77亿美元,增长19.5%。 

对外合作

2024年,钱塘区合同外资金额4.9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5.34亿美元;新批外资项目96个,其中工业项目6个,服务业项目90个。新批外资项目中,投资总额5000万美元以上项目4个。 

金融业

2024年,钱塘区金融业增加值83.91亿元,增长6.5%。截止2024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960.71亿元,贷款余额2173.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2%和11.0%。年末累计拥有上市企业21家。 

旅游业

2024年,钱塘区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 

交通运输

综述

钱塘区地处长三角南翼地理中心、杭州都市区东部门户,具有“通沪、达甬、联嘉绍”的显要区位特征。钱塘区通过海陆空铁等交通方式,构建了“协同高效、内畅外联”的立体化交通网络,是环杭州湾经济区的重要枢纽。 

公路

高速公路

杭湖宁、苏绍、沪杭甬、杭金衢、杭新景、杭浦、杭绍甬等多条高速公路在钱塘区汇集。 

快速路

钱塘快速路、之江东路、德胜—江东大道快速路、中环(待建)等多条快速路实现杭州主城、副城及组团“45分钟”时空圈。 

过江通道

江东大桥、下沙大桥、钱江隧道、钱塘快速路过江隧道已建成过江通道。 

航运

钱塘区拥有杭州湾出海码头,是杭州唯一的出海码头。 

公共交通

地铁

1号线(含萧山机场延伸段)、7号线、8号线等构建形成区域轨道交通网络。 

政治

主要领导(仅列党政主要领导)

职务

姓名

区委书记

暂缺

区长

沈燕俊

截至2025年2月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4年,钱塘区竣工新校8所,新增学位9855个;完成义蓬四小等3所小学撤并转迁;“关停转升”薄弱幼儿园16所,学前教育优质资源覆盖率提高至99%。联建中国计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附属学校7所。青少年宫新增新湾中心教学点,全年服务青少年儿童4.52万人次。 

钱塘区驻有: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中国计量大学 、浙江财经大学、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浙江传媒学院、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科学技术

2024年,钱塘区全社会研究与试验(R&D)经费支出66.72亿元,增长5.4%,占GDP比重5.25%,较上年提高0.09个百分点,投入强度居全省第二;创新指数182.6,居全省第三。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3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57家。全年新增PCT专利申请217件,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4058件,其中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1818件,增长27.7%。完成专利转让和许可5824件次。 

文化事业

2024年,钱塘区培育省AA级、省A级景区村庄9个,成功创建“浙江省AAA级采摘旅游体验基地”1家,省A级采摘旅游体验基地2家,省二级旅游驿站1处。打造“金沙湖演艺+旅游”文旅爆款,金沙湖大剧院演出246场次、公益活动148场次,服务120万余人次。 

体育事业

2024年,钱塘区新增基层体育场地设施15处、嵌入式体育场地21个。举办钱塘女子半程马拉松赛、“一带一路”中国·东盟国际速度轮滑城市邀请赛、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总决赛等在国际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赛事50余场。 

医疗卫生

2024年,钱塘区新建嵌入式智慧化服务站3家,面向企业车间、慢病家庭等开展急救员培训345场,获证8799人、普及2.7万人。 

社会保障

2024年,钱塘区城镇新增就业31680人,新申报杭州市就业见习基地39家,新增大学生创业企业1107家。

2024年,钱塘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3.98万人,新增0.73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2.09万人,新增1.64万人;户籍人口医疗保险参保率99%以上,困难群众医疗费用综合保障率90%,省内异地结算定点医院开通率达100%。

2024年,钱塘区完工13个美丽城镇项目;推出共有产权房2173套。认定配租型保障住房25197套(间),排名全市第一。联合市安居集团分三期推出宁巢钱塘公寓4200间,三期已累计签约3780间、入住人数5288人(产业工人占比90%)。完成市级回迁安置任务1873户,完成率为143%;完成河庄街道安置房四期回迁安置工作,共惠及1235户。 

历史文化

文物古迹

蜀山遗址

蜀山遗址位于河庄街道蜀南村,1956年被发现,遗址发掘面积约500平方米,前后共出土文物200多件。1984年5月,蜀山商周遗址被列为萧山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4月20日被列为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蜀山遗址的发现,为我国江南地区的印纹陶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非遗

截至2022年末,钱塘区共有32个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龙鳞装、大麦烧、孔凤春、万事利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龙鳞装

龙鳞装是中国传统书籍装帧方式之一,舒展开后因书页边缘有规律地翘起、整齐排列成鳞状,展案铺张后形似长龙,而得名“龙鳞装”或“鱼鳞装”。 

风景名胜

杭州钱塘大湾区省级湿地公园

杭州钱塘大湾区省级湿地公园位于钱塘区二线海塘,是三江两岸景观廊道的终端,杭州东部生态带的核心区域,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中转站。湿地公园设有12个景观:海门口、海云台、南湖、北湖、潮驿站、产业眼、凌波桥、彩虹阁、飞鸟台、望海潮、连江桥和观鸟塔。公园内有北湖和南湖,以湖堤为界两边风景各异。

地方特产

杭州丝绸

杭州丝绸,杭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杭州丝绸,质轻、柔软,色彩美丽,在中国传统丝织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距今四千七百年的良渚出土丝织物就已揭示了杭州丝绸的历史之久,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丝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的诗句又道出了当时杭州丝绸的水准之高,旧时清河坊鳞次栉比的绸庄更见证了丝绸经济的繁荣。2011年9月1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杭州丝绸”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萧山萝卜干

萧山萝卜干,杭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4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萧山萝卜干”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荣誉称号

2022年5月,钱塘区入选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第一批)。 

2022年8月,钱塘区入选第四批浙江省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2022年10月,钱塘区入选2023年度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支持打造共富乡村试点创建类项目。 

2022年12月11日,钱塘区入选2022年度浙江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优胜县。 12日,钱塘区入选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第二批)。 30日,钱塘区入选2022年浙江省食品安全示范县。 

2023年9月17日,钱塘区入选浙江省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24年11月,钱塘区入选竞争力智库“2024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区”,排名第66。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电话
  • 留言
  • 位置
  •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