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区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平山区
资料来源:平山区政府网和百度百科
教育事业
截至2007年,全区中小学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100%,全区小学辍学率为零,中学辍学率始终控制在0.03%以内。
全区有中学11所,小学21所,幼儿园82所。
全区教职工总数2554人。
全区在校学生数24082人,其中中学8585人,小学15497人。
幼儿园入园儿童数8617人。
地方特产
弥猴桃
弥猴桃盛产于本溪市山区,甜软甘美,是世界上一种新型水果,内含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含量更高,比一般水果高20到30倍,每百克鲜果含维生素C达到165.9毫克,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矿物质、葡萄糖、柠檬酸等,具有防止高血压,肝炎等药用价值。
黑木耳
黑木耳亦称黑耳,为山区林木的副产品。本溪地区黑木耳与黑龙江的黑木耳相近。
风景名胜
平顶山公园
平顶山位于本溪市区南,海拔657米,山势巍峨,为本溪市区擎天之石。顶部平坦,面积有250余亩,故名“平顶山”。
望溪公园
望溪公园是建在市中心的一座大型综合性公园,位于平山区,在市政府东侧。它形如马鞍,海拔240米,占地面积42公顷。
本溪动物园
本溪动物园位于平顶山西北麓,占地面积51.37公顷,园内林木葱郁,丘壑起伏,饲养有60余种1000余头(只)动物,是一处集科普教育、动植物观赏、旅游观光于一体的3A级景区。
辽宁省本溪市下辖区
中文名:平山区
外文名:Pingshan District
行政区划代码:210502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辽宁省本溪市
地理位置:辽宁省东南部,辽东半岛腹地
面积:177 km²
下辖地区:7个街道
政府驻地:北地街道
电话区号:024
邮政编码:117000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气候
著名景点:平顶山、望溪公园
火车站:本溪站、本溪湖站
车牌代码:辽E
地区生产总值:216 亿元(2019年)
行政区划
2020年,平山区下辖7个街道,分别为:
东明街道、站前街道、崔东街道、南地街道、平山街道、千金街道、桥北街道。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平山区常住人口为226059人。 平山区内居住着汉、满、回、蒙古、朝鲜等29个民族。
平山区地处本溪市西南部,北隔太子河与溪湖区相望、东北与明山区相连、东南与南芬区接壤、西与辽阳毗连,辖7个街道、48个社区、11个村,是本溪市政治、经济、文化、商贸的中心城区,区域特点是大城区小农村。2023年,全区总面积178.42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2.1%,其中城区面积17平方公里,占全市城区面积的24.6%;区内户籍总人口26.37万人,居住着汉、满、回、蒙古、朝鲜等29个民族;交通便利、通讯便捷,距桃仙国际机场55公里,距丹东港200公里;沈丹铁路由北向南穿越全境;东有本桓铁路,西有辽溪铁路;沈丹、辽中环线高速公路从区内经过,已形成铁路、公路、航空相互连接的交通网络。通讯实现光缆程控,直通海内外。区内矿产资源丰富,铁矿石、硅石、石灰石、云石储量较大。境内群山环抱,林木茂密葱郁。水资源丰沛,太子河、细河、千金河从境内流过。
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75.27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4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9.12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145.01亿元,增长6.3%。三次产业占比为0.7%:16.6%:82.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27亿元,增长17.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1.98亿元,下降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11亿元,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消耗3.22亿千瓦/时,增长11.1%。工业固投3.06亿元,增长18.6%,增速列全市第1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8.95亿元,下降1.6%。域外资金到位额62.7亿元,增长29.5%。建筑业总产值完成44.9亿元,增长24.9%。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24亿元,下降27.6%。商品房销售面积为8.67万平,增长76.5%。商品房销售额为6.29亿元,增长8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779元,增长3.7%。
【对外开放强势突破】聚焦“招商引资竞赛年”,充分发挥“头雁”作用,开展“走请”活动262次,重点项目落地15个,引资额62.7亿元,签约项目60个。储备招商项目52个,计划总投资200亿元。重点开展央地、钢地联合招商等,成功引进一批强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投资11亿元的鞍峡渝能热电项目落地开工。宏伟现代钢贸物流、福耀光伏发电、力德物流基地等3个超亿元以上项目签约落地。全市首家光伏协同重卡换电站、人寿保险本溪分公司总部经济等项目成功签约。开展“央地合作”招商活动30次,中信万维循环经济产业园等8个项目正在加速推进。外资项目实现历史性零的突破,与港资合作的北重重型拖拉机生产项目正在办理注册手续。成功举办了2023粤港澳商协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暨平山区政府招商引资推介会,达成投资合作意向4项,签署战略框架协议1项。
【项目建设质效齐升】聚焦“项目建设落实年”,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不动摇。33个项目谋划推进专班齐头并进。25个500万元以上项目全部按时开复工。延伸耐尔中科矿山应急装备孵化园产业链条,中煤科工智能呼吸防护装备及制氮机项目年底同步建成,即将投产。河南鼎鼎带肋钢筋、辽宁宏远报废汽车拆解、天津银龙预应力钢棒等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建成投产。水泥窑协同处置、本溪书院等项目开工建设。新能源产业实现“从无到有”增量突破,金桥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恒达重卡换电站顺利竣工,水泵、鼎鼎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建设,全年新增光伏等新能源项目装机容量40MW。紧盯中央预算内资金、万亿特别国债等政策支持,谋划包装项目26个,总投资11.7亿元。
【财税收入稳步增长】强化税源监管,坚持挖潜增收,打好组织收入攻坚战,超预期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亿元,增长12.3%,实现双位数增长。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取向和资金投向,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6.3亿元。谋划包装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9个,实际到位资金1.9亿元,同比增长68.1%。
【工业运行赋能增效】聚焦“实体经济服务年”,企业“服务秘书”作用凸显,解决融资、用工等问题52个,助力企业增产增效。推进“双本融合”,罕王矿业等6户企业与本钢对接原材料以及产品采购合作。弘源铁合金等2户企业顺利升规。加强企业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银龙预应力等3户企业技改升级项目实现当年备案投产。完成申报创新型企业3户,专精特新企业3户,高新技术企业5户。科技型中小企业注册11户,技术成果转化合同到位额1.4亿元。本溪金桥焊材有限公司成功获得省雏鹰企业称号。重点推进总投资2.96亿元工业项目22个,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2%以上。
【消费活力加快释放】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机制创新”总体思路,持续巩固全市商贸中心地位。大力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累计发放促消费券445万元,组织万达、华联等企业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实现销售额8000万元。全市最大电商平台“辽宁悦农文化传媒”实现营业收入亿元以上,同比增长25%。宏宇京东商城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实现销售额增长141%。成功引进香港周大福珠宝落户平山,“罗森”等7家知名品牌“首店”强势入驻万达,实现客流、收入、就业同步增长。为“批零住餐”4个行业落实“服务秘书”。整合大河、一洞桥市场成立本溪市思睿农产品销售有限公司,实行“三统一”管理模式,与新事业平山生活超市共同入库纳统,促进社零额提质增长。
【乡村振兴开创新局】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无新纳入监测人员。粮食播种面积1.29万亩,年产量1300万斤,确保粮食安全。争取扶持资金360万元,发展壮大“桥头干豆腐”“富家特色葡萄”等农产类项目,林下种植刺龙芽50余亩。完成县级示范家庭农场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家,建成美丽宜居示范村3个。投资4300万元的“山洪沟”治理项目通过国家初审。投资1000万元的平山区设施农业产业园项目成功获批,填补我区设施农业没有重大项目的历史空白。
【营商环境优化升级】聚焦“营商环境提升年”,制定《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优化营商环境“1+6+N”工作方案》,形成工作合力。持续推进“放管服”“一网通办”改革。全面提升“店小二”帮办代办服务品质。多措并举提升“五经普”单位清查质效,全面摸清平山经济“家底”。全年新增市场主体4117户,存续市场主体31197户。新建政务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办公面积由500平方米增至1300平方米,受理窗口由14个增至35个,进驻部门由5家增至13家,进驻事项由364项增至576项,日均办件量由20件增至100件,办事环境更优、效率更高。“政企直通车”服务企业2191次,解决问题56件。累计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3亿元。获得“清风辽宁政务窗口”授牌14个。“万件清理行动”案件办结率100%。清理影响全面振兴做法68个,建章立制10项。作为“12345+网格”省级改革试点,全市首创数字政务“掌上办”“掌上督”智慧平台,累计受理诉求7333件,满意率100%,获得高星+好评件102件。
【重点改革纵深发展】聚焦“重点改革突破年”,推进“管委会+公司”改革,完善桥北经开区内部机构设置,成立桥北城发国有企业,完成社会性职能剥离和公车规范化管理。完成城区环卫一体化改革。深化义务教育城乡优质均衡化改革。推进医疗体制改革,组建区疾病预防控制局。全面完成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发挥平建集团作用,推进永丰管委会等4家从事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战略性重组,形成“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运营模式,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人才队伍汇智聚力】聚焦“人才兴市推进年”,广开渠道,招贤纳士。启动“春暖辽沈·援企护航”活动,线上线下开展招聘会55场,提供就业岗位7851个,达成就业意向380人,为鼎鼎带肋钢筋等企业解决用工难题。为辽宁民盛重工引进高层次人才2名。入选“山城英才”8名。实施“带土移植”项目1个。积极落实人才奖补政策和“一站式”保障服务。
【全面打造宜居生态】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9.6%。恢复治理复绿废弃矿山498亩、生产矿山159亩。严格落实林长制,巡林612人次,新增造林100亩,清理疫木1813株。全面落实三级河长常态化巡河,6项主要污染物优于国家Ⅲ类水质标准,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全面打造宜居城市】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95亿元,包装燃气“四件套”安装及管网更新改造项目6个,城区居民燃气“四件套”安装率已达80%。申请获批“保交楼”专项借款资金9300万元,在全省率先完成金地广场和朝阳正阳819套“保交楼”任务。妥善化解“不能办证”三年攻坚台账80%以上。投入资金316万元,维修改造农村道路3.12公里,“一事一议”奖补资金修建道路22.9公里。采取“先尝后买”方式,打造4个社区自助式物业试点,小区业主委员会覆盖率达到85%以上。更新活化甲楼建筑,修旧利旧,打造中科院“院士工作站”“城市会客厅”,更新城市名片。
【全面打造宜居环境】坚持把创城作为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推动“全域创建”。广大干部群众织密创城网络,聚焦破解老城区“脏乱差”等难题。粉刷单元楼道4840个,清理小招贴60.3万张,整治空中飞线3500根,打造文化墙3130平方米,新增停车泊位2352个,整治废旧物资回收站13家,“马路市场”得到有效治理。
【保障体系更趋完善】全年财政民生支出6.44亿元,占比79.3%。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704人,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4345人。实施临时困难救助188人次。强化残疾人保障服务,发放各类补贴资金140万元,适配辅助器具181件,无障碍改造82户。“双拥共建”取得实效,31694部队“连心桥”项目顺利完工,接收安置退役军人及军属14人。社区通过自办、合办建设4所百姓食堂,全面优化基层服务保障能力。
【教育品牌不断壮大】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协同发展。创新“钢地联合办园”模式,打造普惠性学前教育新品牌。严格落实“双减”工作,实施校外培训机构动态监管。巩固集团化办学成果,东明教育集团等2所学校完成数字化赋能改造。实验教育集团被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教育部授予“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
【医疗保障稳步提升】保持机构不撤、人员不减,持续提升疫情防控转段后综合保障能力,医疗物资和药品储备充裕,医疗机构诊疗秩序正常,全面落实生育奖补政策。申请配套资金60万元,建成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全区27家养老机构与本溪铁路医院签署医养合作协议。“线上+线下”融合推进职工医保共济保障政策落地落实。
【文体惠民成效显著】开展公益惠民活动208场,受众9000人次。完成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刘仁故居”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醉八仙》传承基地。成功创建本钢花园式工厂国家3A级旅游景区。永丰文旅商业街入选第二批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积极推进草帽山体育公园和千金文体产业项目建设。
【金融风险妥善化解】稳步化解存量债务,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平山区地方债务风险化解总体方案》及6个子方案,实施“一债一策”。足额偿还当年债券利息1.16亿元,核减核销隐性债务4亿元,隐性债务清零。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压减“非必要、非刚性”支出,兜牢“三保”支出,严控“三公”支出。【安全防线筑稳筑牢】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15条措施,压紧压实“三个必须”主体责任,实施场景化全链条监管机制。建立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1+12+8”工作体系,针对道路交通、非煤矿山、烟花爆竹、特种设备、消防安全以及“九小场所”等重点领域,检查生产经营单位8765次,排查整改各类隐患1637项。成立区燃气管理执法大队,实现“三专”管理,排查隐患整改率100%。
【社会治理成效显著】始终保持打击刑事犯罪高压态势,开展“平安护航”专项行动,圆满完成敏感节点安保维稳任务。领导包案接访制度常态化,“万件化访行动”案件化解率95%以上。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按照食品安全“四个最严”总要求,强化“两个责任”落细落实,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工作要求。高质量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和建章立制一体推进,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高质量做好省委“常规+营商环境专项”巡视工作。
坚持依法施政,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依托省平安建设先进集体“王丽华个人调解工作室”,设立首家区级宪法宣传教育基地,受众1000人次。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500余件。受理法律咨询800人次,法律援助292件,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受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88件,办结率、满意率均100%。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